医疗绿通专题

 深圳市飞语宸医疗康复护理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755-83953149
     13925286760
深圳市龙岗区白李路26号旗丰数字科技园E栋602

国内首家医院门诊开展专项心脑血管风险筛查,深受体检人群的高度重视
  • 作者:
  • 来源:
  • 日期 : 2025-04-09

 
       飞语宸医疗与河源长安医院的合作,通过创新的"健康绿通分诊服务"模式,构建了覆盖预防、筛查、诊疗的全链条健康管理体系。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心脑血管预防风险筛查和全身癌症筛查,该合作模式已形成可复制的"预防-筛查-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的同时,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根据半年体检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检出率提升42%,肿瘤早期发现率提高35%,显著改善了受检人群的健康预后。
 
        心脑血管风险筛查的重要性及深度评估意义研究报告  

        一、引言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阶段往往无明显症状,但血管病变已悄然发生。因此,心脑血管风险筛查及深度评估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筛查必要性  

      (一)疾病预警价值  

       像心梗、脑梗、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以心梗为例,发病突然,一旦发生,短时间内就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即便幸存,也可能因心肌受损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脑梗同样如此,会造成患者肢体偏瘫、语言障碍等严重后果 。而在疾病早期无症状阶段,血管其实已经出现如狭窄、斑块等病变,这些病变很难通过常规体检被察觉。比如常规的体格检查,医生只能通过听诊等简单方式进行初步判断,根本无法得知血管内部的细微变化。  

     (二)现状缺口  

       目前,国内医院门诊普遍没有开展专项心脑血管风险筛查。常规检查项目中,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对于血管是否存在狭窄、斑块等问题无法提供有效信息;血脂检查虽然能了解血脂水平,但不能直接体现血管病变的情况。所以,常规检查无法实现对血管病变的精准评估,这就导致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在早期被漏诊,错过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时机。  

        三、深度评估方案(CTA血管成像技术)  

     (一)冠脉CTA(心脏血管评估)  

       1. 技术优势:冠脉CTA属于无创性检查,无需像传统的介入检查那样,将导管插入血管,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患者更容易接受。  

       2. 评估内容:能够精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确狭窄的具体部位和程度。同时,还能判断斑块性质,区分是钙化斑块还是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相对稳定,而非钙化斑块的稳定性较差,更容易破裂,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  

       3. 临床价值:可以捕捉冠心病早期信号,哪怕是临界病变也能发现。通过评估心肌缺血风险,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医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患者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需要进行手术。  

     (二)头颈CTA(脑血管评估)  

       1. 技术优势:能通过三维重建清晰展示头颈血管网络,包括颈动脉和颅内动脉,让医生全面了解血管的形态和结构。  

       2. 评估内容:对头颈CTA可以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进行评估,不稳定斑块是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还能检测颅内动脉瘤、狭窄以及血管畸形等病变。  

       3. 临床价值:能有效预警脑梗风险,比如当发现颈动脉重度狭窄时,就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预防脑梗的发生。同时,还能发现未破裂动脉瘤,实现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从根本上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四、技术优势总结  

    (一)早期发现   在无症状阶段就能识别血管病变,当血管狭窄超过50%时,CTA技术就能够检测出来,为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可能。  

    (二)精准量化   与DSA金标准相比,CTA诊断准确率大于90%,能够准确地对血管病变进行量化分析,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风险分层   通过评估斑块易损性,如判断是否存在薄纤维帽、脂质核心等,对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进行分层,便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治疗指导   根据CTA的评估结果,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对于风险较低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服用药物等进行预防;对于风险较高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五、应用建议  

    (一)筛查人群  

       建议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进行心脑血管风险筛查,这些高危人群包括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以及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高血压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损伤血管内皮;糖尿病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管功能;吸烟会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弹性;家族病史则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二)筛查周期  

       一般情况下,每2 - 3年进行一次筛查。但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人群,如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者多项危险因素并存的人群,应适当缩短筛查周期,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三)临床意义  

       CTA筛查可以填补常规体检的空白,将其纳入健康管理体系后,能够构建起“防 - 治 - 管”一体化体系。通过早期筛查,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心血管CT成像临床应用指南》的数据,CTA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达到95%,特异度达到85%,充分证明了CTA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六、结论  

       基于2025年心血管影像技术进展,心脑血管风险筛查及深度评估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尤其是CTA血管成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建议健康群体重视心脑血管专科早筛项目,积极参与筛查,以实现疾病早筛早治的三级预防目标,共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755-83953149
   1392528676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 8:00~22:00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